中醫對於濕疹和汗皰疹的有效治療

作者:游心慈中医师

中醫認為,濕疹的根本原因在於人體無法有效排除廢棄物,導致體內濕氣積聚。這些廢棄物本應透過泌尿系統或大腸排出,但由於以下幾個因素,正常的排毒過程受到影響:

  1. 泌尿和排泄器官運轉失去平衡體內的濕毒無法有效地透過尿液和排便排除。
  2. 脾胃功能虛弱:這會影響正常的代謝過程,使體內濕氣無法有效排除。
  3. 肺氣宣發功能下降:肺部功能不佳,導致皮膚毛孔的代謝受到阻礙,進一步加重濕氣的積累。

濕疹通常出現在手、腳掌、膝蓋、手肘及陰部,患者經常感到瘙癢,抓破後可能出現滲水情況,進而擴散至全身。

 

汗皰疹的特點:

汗皰疹是一種特定類型的濕疹,主要出現在四肢末梢,如手掌、手指側面、腳旁、手指和腳趾縫及腳底等部位。由於體內濕氣代謝失常,毛孔無法正常開合,現代人常待在冷氣房,這些因素都可能使濕氣滯留於皮膚,導致小水泡的形成,伴隨強烈的瘙癢感、紅腫和乾裂。

 

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濕疹和汗皰疹的主要成因是脾虛濕重或陰血虛弱。針對這些情況,治療方案因人而異:

  • 濕熱型採用清熱化濕的中藥。
  • 陰血虛型:則使用滋潤補血活血的中藥。

 

此外,針灸也被用來平衡體質,疏通經絡,從而達到內外兼治的效果,促進濕氣的正常排出。由於患者的體質及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療程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在治療的前一至兩個月,主要集中在排濕毒的過程中,隨著症狀的改善,將進一步調整基礎體質。只要能夠有效調理寒濕或熱濕的體質,未來濕疹復發的機率將大大降低。

 

飲食注意事項

濕疹和汗皰疹患者在飲食上應格外謹慎。與飲食生冷有關的食物,如冰涼飲料、西瓜、芒果及海鮮(魚類、蝦蟹等),都屬於偏寒食材,應避免食用,以縮短療程並減少復發,直至體質調理好。

 

環境與生活方式

居住環境應加強通風除濕,患者每天最好適度曬陽光,這有助於緩解由濕氣引起的搔癢。儘管西藥類固醇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長期使用可能會損耗肝腎肺氣,降低身體排毒的能力,從而導致病情反覆發作。

 

常用穴位

  •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具散風止癢、疏通經絡的功效。

 

中醫強調找尋問題的來源,改善根本,因人而異的治療方案。

OUR NEW LOCATION

MAIN ENTRANCE 主入口
9/F, Tower 1, New World Tower,
16–18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中環皇后大道中16–18號, 新世界大廈一期, 9樓全層

MTR Station:
Central Station D2 Exit, about 5–10 minutes walk (next to DBS)
中環地鐵站D2出口, 5–10分鐘路程 (DBS銀行傍邊)

Car Park

CAR PARK 停車場
Access from On Lan Street
由安蘭街進入

$35 per hour (每小時) / $280 day pass (日泊)

Information may subject to change,
New World Building reserves the right to amend these terms and conditions from time to time.
資訊可能會有所變更,新世界大廈保留隨時修改這些條款和條件的權利。

Want to chat with us directly?